让我们携手共同应对肿瘤

发布日期: 2016-04-12  作者: 网站管理员 校医院   浏览次数: 179   返回


    4月15日至21日是“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”。近年来,癌症发病率走高,老龄化是首要因素。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,癌症病人的生存率、生存质量明显提升。目前,全市癌症病人5年相对生存率达54.3%,比10年前增长了25.8%。
预防和早期发现
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、减少社会和环境的致癌因素是降低恶性肿瘤发病的关键。
癌症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、肥胖、不健康饮食、过度饮酒、缺乏体育锻炼等。至少1/3的癌症可通过减少饮酒、健康饮食和加强锻炼得到预防。如果减少吸烟,50%的癌症可预防;预防致瘤感染同样重要,如引发肝癌的乙肝病毒和引发宫颈癌的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。
实施早期筛查计划和治疗,益处是显而易见的,不仅可提高癌症治愈率,还可明显降低癌症负担。只有早期发现,才会增加治愈机会。
正确认知理性应对
当得知自己罹患恶性肿瘤时,很多人会出现震惊、恐惧、拒绝接受事实等情绪上的反应。手术、药物、放疗都无法治疗情绪,若能妥善处理肿瘤对情绪的冲击,有助于身体的康复。
要理性应对这一糟糕的现实,首先,要正确认识肿瘤。世界卫生组织在2006年已将恶性肿瘤定义为“可控制的慢性疾病”。肿瘤无疑是严重的疾病,但它能够被战胜。肿瘤患者的治疗结果取决于多种因素:不同部位的肿瘤,预后不同,譬如乳腺癌、结直肠癌等通常预后较好,治愈率高,即使远处转移,长期存活者也大有人在;多数恶性肿瘤早期发现,多可治愈;同一部位肿瘤,病理类型、分子分型不同,治疗效果也有很大差别;是否接受规范化治疗无疑是肿瘤患者最重要的预后相关因素。
医护人员的关爱
医生对病人的爱心、同情心及理解,有时比手术刀和药物更重要。医护人员治疗的不应当只是肿瘤本身,而是患病的人,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和经济负担都是医者需考虑的,对疾病的完整治疗还包括对这些因素的关注。
医生在与患者的沟通中,应表现出友谊、尊重、真诚与爱心,同时要具备基本的心理学知识与技能。病人把不适体验、喜好和担心告知医生,而医生应把相关的医学解释与治疗方案告知病人或家属。病人对信息的理解还会受到本人焦虑与回避现实等心理状态的影响,这就要求医生通过交流使病人充分表达其情感,并与之讨论。


版权所有 © 上海师范大学 地址: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 邮编:200234
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