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外面吃饭的时候,很多人习惯特意将碗筷用开水烫一烫,觉得可以“消毒”。但简单一烫真的有这样的效果吗?
其实,开水烫一下并没有这个效果,这更像一种餐前仪式感,并不能达到消毒、杀菌的目的。
不过,对餐具来说,高温煮沸是最常见的消毒方式,很多病菌都能通过高温消毒的方式被杀灭。而且,要达到效果必须具备两个条件:作用温度、作用时间。
一壶100℃的开水,倒入冰凉的餐具内便会使温度迅速降低,并持续下降,一般只能达到80~90℃。要消毒碗筷,需将水温维持在80℃、持续浸泡至少10分钟,才能杀灭部分细菌。
清洁、消毒、灭菌有哪些不同?
清洁
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,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、尘埃和有机物,比如日常生活中的洗手、拖地等,都属于清洁的范围。
消毒
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,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,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,比如酒精擦拭皮肤、煮沸消毒等,都属于消毒。
灭菌
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,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,包括芽孢的处理,比如高压蒸汽灭菌、低温环氧乙烷灭菌等。
在医院里,几乎所有的诊疗器具都要消毒,其中很大一部分需要达到灭菌的要求。
清洁、消毒、灭菌基本原则
彻底清洁是消毒、灭菌的前提。
耐热、耐湿的医疗器械,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,采取物理灭菌方式来处理。
不耐热、不耐湿的物品,可采用低温灭菌方法如环氧乙烷灭菌、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等化学灭菌方法进行灭菌处理。
医疗器具分为三个等级
哪些物品需要消毒?哪些物品需要达到灭菌要求呢?我们一般将医疗器具分为以下三种,按照等级不同有不同的要求。
高度危险物品
指进入人体无菌组织、器官,脉管系统,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、粘膜的物品。如:手术器械、腹腔镜、穿刺针、活检钳、植入物等物品需达到灭菌处理。
中度危险物品
指与完整粘膜相接触的物品。如:胃肠道内镜、气管镜、呼吸机管道、压舌板等,需达到中水平消毒及以上消毒处理。
低度危险物品
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物品。如:血压计、听诊器、病床表面、便器等物品,需达到低水平消毒或清洁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