门诊中,经常会碰到来就诊的家长说孩子的眼睛红,是否是患上了红眼病。究竟是不是所有的眼睛红都是红眼病呢?哪些红眼病会传染,哪些情况下患者需要隔离呢?
什么是红眼病?
所谓的眼睛红一般是指结膜(俗称:眼白)红。作为眼球最表面的结构,它的变化最容易被发现。而导致结膜变红的原因远远不止红眼病这么单一。过敏、感染、外伤、疲劳等原因均会导致结膜的充血,形成“红眼”的外观。
我们日常所说的具有传染性的“红眼病”指的是一系列由于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感染性结膜炎。多发生于致病原的侵害力强,人抵抗力较弱(老人、儿童)或抵抗力下降(长期眼疲劳)时。
红眼病的特征及临床表现
特征一:传染性强
多见于春秋季节,可以在学校等集体生活场所迅速流行起来,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常相互传染。但是,其传染途径并不如某些坊间传说:看一眼就会传染。而是由于直接或者间接接触了患者眼部及其分泌物,比如亲子间的密切面部接触,接触过患眼的手未经清洁直接接触到健康的眼睛等情况下。
特征二:发病急
潜伏期为1-3天,两眼同时或间隔1-2天发病。发病3-4天时病情达到高峰,高峰期可持续3-7天,病程多数少于三周。
临床的表现:结膜充血,水肿,球结膜下出血,眼内分泌物为黏脓性(多见于细菌感染)或水样(多见于病毒感染)。患病人自身可感觉眼痛、畏光、流泪、异物感。部分还有耳前淋巴结肿大,发热,上呼吸道症状,肌肉酸痛等。有些严重的病例球结膜表面会有灰白色或者黄色膜和假膜形成。
红眼病的治疗
感染红眼病不要慌,一般及时就诊,遵医嘱使用眼药水和眼药膏,都能得到良好的控制。在用药期间如果症状持续无法缓解甚至加重,需要及时复诊,检查角膜等以明确炎症涉及的范围和严重程度。出现结膜伪膜时需定期(每隔1-2日)到医院进行擦除,以免影响药物吸收,或者伪膜瘢痕化导致眼表结构功能受损。
如何避免传染
处于急性期的红眼病患者需要隔离,直到恢复方可返工返校。为使家庭成员间避免相互传染,首先要注意面巾的单独使用,使用一次性清洁用品清理眼部分泌物,或面巾使用后及时消毒。接触过患眼的手和物品需要及时清洗。当身边有多个家庭成员或者同事患病时,眼药水需要专人专用,更不能将瓶口已接触过患眼的眼药水“预防性治疗”健康的眼睛或其他人。
婴幼儿童因为其免疫力较低下,自我控制能力不成熟,更容易感染或被传染,需要家长们付出更多的精力来呵护,当然,在保护孩子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。
做好清洁和保护,方能避免再见红眼,不要让“执手相看泪眼,竟无语凝噎”的场景出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