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品和食品的合理搭配,对促进药物吸收、增强药效、减轻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,具有重要的作用。 1、 硫酸亚铁、富马酸亚铁等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有效药物,服用时如能进食含维生素C的蔬菜及水果,或喝些橘子汁,可防止药物中的二价铁被氧化成三价铁,有利铁离子的吸收,提高疗效,但铁剂与维生素C同服在增加铁剂吸收的同时也易致胃肠道反应。有些谷类食物如玉米、高粱等含磷酸和植物酸较高,这些物质可与铁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化合物,阻碍吸收,不宜使用。荼和咖啡中含有鞣制,可使铁离子发生沉淀难于吸收,故服用铁剂时不宜饮茶和咖啡。另外,服用铁剂的同时不能喝牛奶。 2、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常用的有链霉素、卡那霉素、庆大霉素等,其药物性质均为弱碱性,服用过程中多进食牛奶、菠菜、黄瓜及偏碱性食物,可保持尿液呈碱性,药物容易被吸收,提高血药浓度,增强杀菌效果。咸肉、奶油、动物油脂等高脂肪食品以及偏酸性食物都能促进药物排泄,故应控制使用。 3、 磺胺类药物包括磺胺嘧啶、复方新诺明等,他们的代谢产物乙酰化物容易在酸性尿中析出结晶,出现结晶尿、血尿、尿闭等症状,所以,饮食要注意多吃些小苏打饮料和偏碱性食物,以降低尿液的酸度。 4、 四环素类药物包括土霉素、强力霉素、多西霉素、米诺环素、美他环素等,不宜在饭后立马服用,否则妨碍人体对食物营养成分的吸收,降低药物疗效。 此外,该类药物在酸性条件下药物溶解完全,易于吸收,抗菌作用较强,因此,服药期间最好多吃些偏酸性的食物如面包、红薯、酸菜及酸性饮料等,但不宜吃含微量元素钙、磷、铁丰富的牛奶、乳制品、海带、咸鱼、蟹和甲鱼等食物,因这些食品可使药物形成络合物,干扰吸收而影响疗效。 5、 维生素类药物一般应在饭后服,而饭前服,或配合吃一些含矿物质丰富的食物,这样效果还会更好。服用维生素A、D、E等脂溶性药物时,宜适量进食脂肪类食品,可促进药物的吸收,提高疗效。服用维生素D时,应食含钙较多的食物,如豆制品、蛋类、乳类等,以促进骨骼生长。另外,重金属盐、氧化剂(如维生素K3)、磺胺类药物等不宜与维生素C配伍使用。 6、 服驱虫药后,应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,如土豆、红薯、萝卜、黄瓜、芹菜、豆芽、绿叶蔬菜以及海藻类等,以增强肠道蠕动,促进虫体排出。 7、 排钾利尿药物如氢氯噻嗪(双克)、呋塞米(速尿)等,服用时要多食含钾丰富的食物,以增加钾的摄入量,如菠菜、土豆、毛豆、甜薯、蘑菇、紫菜、海带、木耳、香菇、花生等,水果中有苹果、香蕉、橘子、西瓜等。 此外,服抗凝血药时应少吃动物肝脏及含维生素K较多的食物;服苦味健胃药不可饮糖水;服钙片期间最好不吃菠菜;服利血平、氯霉素时不宜食牛奶;服甲状腺制剂应限食能抑制甲状腺分泌的黄豆、油菜、萝卜、卷心菜;服用抗抑郁药时,必须绝对禁食乳酪:服含片及止咳糖浆不宜马上饮水;服退热药、盐类泻剂及磺胺类药物时要多饮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