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冬交替之际中风高发,这份“护脑指南”请收好

发布日期: 2025-10-23  作者:    浏览次数: 10   返回

与许多人想象的不同,中国居民的“头号健康杀手”竟不是让人闻之色变的癌症,而是我们耳熟能详却未能充分重视的疾病——脑卒中(俗称“中风”)。

在我国,平均每10秒就有1人中风,每28秒就有1人因此离世,约75%的幸存者丧失劳动能力,40%遗留严重残疾……

中风在秋冬季节高发。更要警惕的是,中风绝非老年人“专利”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“中招”。据统计,每10个中风患者中,就有1个年龄不足45岁。

什么是中风?

中风,是由于脑血管突发“故障”所致的急性脑部疾病,主要包括两种类型.

脑梗死(缺血性脑卒中):脑血管被血栓堵塞,血液无法到达相应区域,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坏死,好比大脑遭遇了“旱灾”。

脑出血(出血性脑卒中):脑血管破裂,血液溢出压迫并损伤脑细胞,好比大脑发生了“涝灾”。

二者虽然症状相似,但发病机制不同,治疗原则也截然相反。其中,脑梗死更为常见,约占全部中风的70%~80%。

如何快速识别中风?

关键时刻能救命:牢记中风120口诀

1看1张脸  不对称,口角歪斜

2查2个胳膊 平行举起,单侧无力

0(聆)听语言 言语不清,表达困难

 只要发现任意一项异常,赶紧拨打120,将病人就近送往有卒中急救资质的医院。脑梗死血管再通的黄金救治时间窗短暂,一刻也不能耽误。

若遇中风,牢记急救“三要四不要”

三要

一要立即呼救:第一时间拨打120,说清地点和病情;急救系统能开启绿色通道,途中即可开始救治。

二要记住时间:准确记录症状出现的具体时刻,这是医生决定后续治疗方案的关键。

三要保持通畅:让患者平卧,松开衣领,头偏向一侧,保持呼吸道通畅。

四不要

不要喂食:切勿给意识不清的患者喂药、喂水,极易导致窒息。

不要等待:不要抱有“休息一下就好了”的侥幸心理,及时送医是关键。

不要移动:除非环境危险,否则避免背运、拖拽、摇晃拍打患者,以免造成二次伤害。

不要土方:放血、掐人中等土方不仅无效,还会延误救治,甚至加重病情。

如何远离中风?

事实上,超过80%的中风是可以预防的。

五大预防核心

积极监测并控制“三高一胖”,即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血糖、超重与肥胖。

远离烟酒,彻底戒烟,避免二手烟;酒精无安全值,不提倡少量饮酒预防中风。

膳食种类多样化,增加全谷物及新鲜水果蔬菜摄入;控制食盐摄入量≤ 5g/天(略少于一个啤酒瓶盖)。

养成规律适度运动习惯,坚持每周≥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,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等,减少久坐行为。

积极控制心房颤动、卵圆孔未闭等心脏疾病。

每年都做常规体检,是不是就不会中风了?

这是一个常见误区,常规体检≠卒中筛查。它们的关系是“基础”与“深化”,常规体检好比是年度全身保养,覆盖心、肝、肾等多个脏器,涵盖基础项目;而卒中筛查则是针对脑血管健康的专项深度评估,旨在精准评估中风风险。

建议以下人群,在常规体检的基础上,增加卒中筛查:

40岁以上者;

有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血脂等慢性病者;

长期吸烟、饮酒、缺乏运动、肥胖者;

亲属中有脑梗死、脑出血史者。


版权所有 © 上海师范大学 地址: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 邮编:200234
登录